0:2 败北验出两大水货:国足的用人争议该有答案了

日期:2025-07-14 18:12:51 / 人气:6


东亚杯第二轮 0:2 负于日本 3 队的比赛,像一面放大镜,照出了国足阵容中的尴尬真相。尽管相比首轮 0:3 惨败韩国队时进攻端有所起色,但中场徐新和前锋陶强龙的替补登场,不仅没能成为扭转战局的 “奇兵”,反而因攻防两端的全面拉胯,坐实了球迷口中 “水货” 的评价。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关于 “伊万为何不用他俩” 的争议终于有了清晰答案 —— 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实力与态度永远是衡量球员的唯一标准,任何同情分都无法掩盖赛场上的真实差距。
徐新:中场 “梦游” 暴露能力短板
作为替补登场的后腰,徐新本应承担起 “中场屏障 + 攻防枢纽” 的双重职责,但他在场上的表现却堪称 “隐形人”。防守端,面对日本队细腻的地面传切,徐新既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拦截预判,也缺乏贴身逼抢的积极性,多次在关键区域被对手轻松突破。一次日本队中路推进时,徐新面对持球球员竟选择原地观望,眼睁睁看着对方完成横向转移并制造威胁,这样的防守态度难怪会引发球迷不满。
进攻组织更是徐新的 “致命伤”。作为后腰,他的传球成功率不足 60%,多次简单的横传都出现失误,更别说为前场输送有威胁的直塞球。比赛第 63 分钟,国足在前场获得反击机会,徐新持球后本可分给左路插上的队友,却选择了一记毫无意义的回传,直接葬送了进攻良机。这种 “畏首畏尾 + 技术粗糙” 的表现,完全不符合国家队中场球员的基本要求。
伊万此前对徐新的冷落,如今看来充满前瞻性。后腰位置需要的是兼具防守硬度与传球视野的球员,而徐新既没有郑智的大局观,也没有吴曦巅峰时期的跑动覆盖能力。在俱乐部层面,他的表现已呈下滑趋势,此次国家队替补登场的 “梦游” 状态,不过是能力不足的集中爆发。球迷曾为他鸣不平,认为伊万 “任人唯亲”,但这场比赛证明:教练的用人决策往往基于日常训练的细致观察,赛场表现不会说谎。
陶强龙:锋线 “隐身” 辜负期待
如果说徐新的问题是能力不足,那么陶强龙的表现则更让球迷失望 —— 作为年轻前锋,他连最基本的 “前场存在感” 都未能建立。替补登场后,陶强龙在 30 分钟出场时间里,触球次数不足 10 次,没有一次成功突破,甚至连像样的射门机会都没创造。面对日本队后卫的逼抢,他要么慌乱丢球,要么选择回传,完全丧失了进攻球员应有的侵略性。
更致命的是他的技术短板暴露无遗。作为攻击手,陶强龙既没有韦世豪的速度冲击力,也没有张玉宁的身体对抗能力,最基本的控球技术都不过关。一次反击中,队友给他送出直塞球,他却因停球过大直接出界,浪费了国足为数不多的得分良机。这样的表现与其 “U23 新星” 的标签严重不符,也让球迷终于明白:为何伊万宁愿信任老将,也不愿给陶强龙更多机会。
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容错空间,但绝不能容忍态度问题。比赛中,陶强龙多次在丢球后缺乏回追积极性,慢跑回防的画面与日本球员的积极拼抢形成鲜明对比。这种 “出工不出力” 的态度,比技术不足更让球迷愤怒。国足锋线本就人才匮乏,球迷对年轻球员寄予厚望,但陶强龙用实际表现证明:他还没做好为国征战的准备,伊万的谨慎用人并非没有道理。
用人争议背后:实力才是硬道理
这场 0:2 的败北,虽然对手只是日本 3 队,却意外终结了关于 “伊万用人保守” 的争论。此前,徐新和陶强龙的支持者认为,教练应该给球员更多机会,“不用怎么知道不行”。但足球比赛的残酷之处在于,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替补登场的有限时间里,球员必须立刻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指望教练无底线的宽容。
国足的问题从来不是 “不用新人”,而是 “如何用好新人”。陶强龙曾是国青队的希望之星,但进入成年队后技术瓶颈明显,却始终没有针对性提升;徐新在俱乐部靠着经验尚能立足,但在高强度的国际比赛中,技术粗糙、跑动不足的缺点被无限放大。这些问题不是靠 “给机会” 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球员自身付出更多努力,用训练中的进步和比赛中的表现赢得信任。
更值得反思的是国足的选材标准。为何像徐新、陶强龙这样在俱乐部表现平平的球员,能持续入选国家队?是国内同位置球员断层严重,还是选材机制存在漏洞?日本 3 队的球员大多来自 J 联赛中下游球队,却能通过默契配合和积极态度打出流畅战术,这种差距不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更是青训体系和联赛水平的全面落后。当我们还在为 “该不该用某球员” 争论时,对手早已用系统化的培养模式,确保了人才输送的质量和数量。
最后一场对阵中国香港队的比赛,或许会成为徐新和陶强龙的 “救赎之战”,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 0:2 的比赛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国足不需要 “水货”,更不需要态度消极的球员。伊万的用人决策或许有争议,但赛场上的表现永远是最公正的裁判。对国足而言,与其纠结于个别球员的去留,不如正视与亚洲强队的全方位差距,从青训抓起,从态度改起 —— 这才是走出低谷的唯一途径。毕竟,球迷可以接受实力差距带来的失败,却无法容忍毫无拼劲的 “躺平”。

作者:杏彩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