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最景气方向竟是?
日期:2025-10-06 15:53:00 / 人气:16

9月,全球存储芯片产业链迎来爆发式增长——海外巨头闪迪、西部数据、美光、希捷股价接连创新高,A股存储芯片板块多股月涨幅超50%。这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存储芯片第二波涨价潮的开启,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AI产业升级引发的供需重构与行业上行周期。
一、涨价潮起:算力驱动的存储芯片上行周期
涨价动态:全球巨头集体提价
今年9月起,存储芯片涨价消息密集释放:9月4日,NAND大厂闪迪宣布对闪存产品涨价10%以上;18日,三星通知大客户四季度上调LPDDR4X、LPDDR5和LPDDR5X内存价格30%,NAND闪存价格涨幅5%-10%;美光则向渠道商发出通知,存储产品价格将上涨20%-30%。TrendForce报告显示,DRAM现货报价持续上涨,DDR5 16Gb、DDR4 8Gb等主流芯片看涨氛围浓厚,NAND闪存现货交易因市场前景乐观出现惜售现象,进一步推高价格。
景气延续:至少到2026年下半年
市场普遍认为,存储芯片第二轮涨价信号明确,行业上行周期至少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这轮涨价并非偶然,而是AI产业升级引发的供需格局深度调整。
需求端:AI算力革命催生强劲需求
AI应用(如多模态系统Sora 2)及数据中心、客户端、移动领域对存储的需求爆发式增长。未来多模态AI系统(视觉成像、视频分析等)对内存带宽和容量的需求呈指数级上升——单台AI服务器需配备3TB以上内存和PB级存储,全球云厂商资本支出同比增长超50%,对DRAM与NAND Flash的采购需求覆盖全品类。
供应端:产能紧缩与结构性短缺
一方面,NAND生产商将产量转向下一代节点(如232层3D NAND),导致低密度芯片供应紧缺;部分供应商因财务困境短期难扩产。另一方面,海外大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主动削减利润率偏低的传统DRAM产能(如DDR4、LPDDR4X),转向生产更高利润的DDR5、HBM等产品,叠加旺季备货需求升温,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价格预期:四季度涨幅乐观
CFM闪存市场报告指出,四季度服务器eSSD涨幅或超10%,DDR5 RDIMM价格涨10%-15%,移动端嵌入式NAND涨5%-10%、LPDDR4X/5X涨10%-15%,PC端LPDDR5X/D5涨10%-15%。机构对存储芯片价格涨幅预期较原先更为乐观。
企业业绩:拐点已至,弹性凸显
存储芯片行业自2024年第三季度触底,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明确复苏通道。国内第三方存储模组厂商江波龙业绩反转显著——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转亏,但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39.53%创历史新高,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4亿元,环比增长215.94%。公司表示,超预期服务器存储需求带动原厂转向利润导向供应策略,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将全面上涨。江波龙、佰维存储等模组厂商及香农芯创等分销商股价涨幅领先,直接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
二、国产存储:谁在领跑?
存储芯片是半导体第二大细分领域(仅次于逻辑芯片),当前行业景气度回升的本质,是旧技术退场(如DDR4)、新技术接棒(如DDR5、HBM)的过渡期——产能缩减但刚需不减,供需失衡从结构性(集中于DRAM)向全局性演变。
DRAM与NAND:两大黄金赛道
• DRAM:受益于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需求爆发(单台AI服务器需大容量内存),成为供需失衡最显著的领域。美光科技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显示,DRAM产品同比增长69%,占总营收79%,而NAND产品收入同比下降5%。
• NAND:虽此前因消费电子需求增长平缓(如手机、电脑存储升级)拖累业绩,但AI推理场景(智能客服、自动驾驶、图像识别)对“大容量+高速+随机I/O访问”的刚需,正为其带来新增量。此前企业级eSSD向HDD渗透的迭代压力,也因AI需求被缓解。
国产企业:长鑫与长江双龙头
• 长鑫存储(DRAM领军):国产DRAM龙头,2019年量产8Gb DDR4实现国产突破,2023年推出LPDDR5完成技术跨越。今年7月拟IPO消息提振市场,Counterpoint预测其今年产能同比增近50%,DDR5/LPDDR5出货量份额将从一季度的1%分别提升至7%和9%。
• 长江存储(NAND领导者):国产NAND Flash技术标杆,成功研发并量产232层3D NAND,技术水平与国际巨头(三星、美光)正面竞争,全球市场份额约8%-10%。
• 兆易创新(NOR Flash全球第二):在NOR Flash小众赛道市场份额全球第二(仅次于台湾华邦),7成收入来自存储芯片,直接持有长鑫存储1.88%股权,实控人朱一明兼任长鑫存储董事长,双方股权与业务紧密绑定(兆易创新的利基型DRAM由长鑫存储独家代工,2025年关联交易额预计约11.61亿元)。
此外,台股三大利基存储厂商(旺宏、华邦电、南亚科)2025年以来营收逐月攀升,NOR Flash市场因AI数据中心及车用需求回暖,供需趋于健康,价格有望在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调涨双位数。
三、未来展望:AI驱动的“超级周期”
随着AI能力演进,多模态系统(视觉成像、视频分析等)对内存带宽和容量的需求将持续指数级增长。近期,OpenAI与三星电子、SK海力士达成战略合作,为“星际之门AI数据中心项目”提供存储芯片及解决方案——OpenAI计划到2029年从韩企采购每月高达90万片晶圆的DRAM产能(相当于2025年末全球DRAM总产能的近一半)。
全球DRAM行业从2007年的100万片月产能增长到2025年末的190万片用了18年,而OpenAI单一项需求就要求四年内实现接近18年的产能扩张,预示着AI对内存需求的爆炸性增长。若合作落地,存储芯片市场或进入为期2-3年的“超级周期”,HBM等高端存储产品增速将维持惊人水平。
结语
存储芯片行业正站在AI算力革命的肩膀上,迎来供需重构驱动的上行周期。从全球巨头股价狂欢到国产企业份额提升,从短期涨价潮到长期“超级周期”预期,存储芯片(尤其是DRAM与NAND)已成为四季度乃至未来数年最景气的方向之一。对于投资者与从业者而言,抓住这一轮技术升级与需求爆发的红利,或是关键机遇。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华山论剑之九阴真经》:金庸IP...10-14
- 《731》密钥延期,票房佳绩背后的...10-14
- 米仓凉子涉毒风波升级:家中查获...10-14
- 唐嫣《独身女人》更名《爱情没有...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