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行“杀糕局”:甜蜜聚会背后的多元魅力

日期:2025-11-20 21:31:59 / 人气:7


最近几周的周末,城市中共享空间里常常出现这样热闹的场景:近20人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整齐摆放着10多个包装各异的蛋糕,空气中弥漫着奶油的香气。这便是最近流行的“杀糕局”,“杀”字源于切蛋糕的核心动作,形象地概括了大家分食蛋糕的场景。

杀糕局:源于拼单的甜蜜创意

杀糕局的灵感源自拼单。热衷甜品的网友既想品尝种类繁多的网红蛋糕,又受限于个人胃口和预算,于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这种组局活动。只需人均一两百元,就能品尝到十几个单价不低的网红蛋糕,还能丰富日常社交生活,对精打细算的年轻人来说十分划算。

杀糕局通常由一位群主发起,他们会在社交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包含时间、地点、人均预算等信息。蛋糕主题(糕单)是组局的重要选择依据,有的将城市热门蛋糕店“一网打尽”,有的办某一酒店、蛋糕品牌的专场,有的以某种蛋糕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为辅。不同喜好和需求的甜品爱好者可以对照糕单参考。

在社交媒体上,杀糕局的召集帖往往在发布后数小时内便宣告满员。以九行记者的经历为例,预定周六举行的活动,在周二发布预告当天就迅速集满20人。群主Momo本是甜品爱好者,因在网上搜寻不到合适时间的杀糕局,便自己组局。她在社交媒体简单发帖后,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同好参与。组建群聊后,群主公示初步选品清单及总价,大家一起决定糕单,再收取人均总价的30%作为定金确认席位,参与者交定金十分爽快,体现出对群主的信任。

组局不易:群主的用心筹备

群主Momo为了组织好杀糕局,忙里偷闲、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她独自协调购买10个蛋糕,安排好所有取货、送货、叫跑腿细节;在全城寻找合适的场地,敲定性价比最高、交通最方便的会场;为让蛋糕切面好看,还向其他群主取经,提前下单买了更好的切糕刀。活动当天,她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布置桌面,准备好切糕模板、评分表,热情接待每一位参与者。

在活动开始前,参与者虽分享过其他杀糕局的经验帖,但当10个蛋糕摆在面前时,大家还是有些难以下手。将一个完整的蛋糕精准地分成20份是一项挑战,大家围在一起研究分割模板,小心翼翼地操作,这个过程就像集体创作。参与者按“淡 - 浓 - 淡”的味型顺序品尝每一款蛋糕,从外观、口味、甜度、创意等维度打分。大家还分享咸腊肉来解腻,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结束时,大家自发清理桌面、打包垃圾,向Momo道谢告别,Momo虽累但觉得很值得、很快乐,活动结束后大家在群里继续分享美食资讯,约好下次一起品尝。

杀糕局走红:多方面原因

满足甜品需求与降低成本

如今甜品价格越发水涨船高,一旦贴上“法甜”标签,或是那些用料好、品质高的蛋糕,成为许多人即使过生日也舍不得消费的“奢侈品”。年轻人追捧杀糕局并非抠门,而是想将动辄三四百元、充满心理负担的体验,拆解成一场人均百元左右的日常品鉴会,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丰富的战利品。即使是平时有吃甜品习惯的人,也可能要花半年以上时间才能集齐10种口味,杀糕局满足了他们品尝多种甜品的需求。

搭建理想社交场景

杀糕局搭建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交场景。它将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仅限在眼前的蛋糕上,参与者无需过多暴露个人信息,也无需费力寻找话题。评论蛋糕口味成为最自然的破冰方式,活动期间大家是热络的“糕友”,活动结束后可以约着再品尝美味,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断联。这种丰俭由人的社交关系,为渴望线下连接但又害怕社交压力的年轻人提供了恰到好处的缓冲地带。

带来确定性满足感

整个活动目的纯粹,且几乎必然会以吃到美味蛋糕这一积极结果收尾。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日常生活中,一场杀糕局能带来一种难得的带着确定性的满足感。愿意参加杀糕局的朋友都是愿意分享生活、懂得生活的人,将他们聚在一起,既能给别人创造快乐,也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这份由自己主动寻找的甜,是杀糕局过后最绵长的回甘。

此外,杀糕局的出现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Momo组局提供场地的店主经过第一次活动的摸索,已经轻车熟路,主动提出把饮品换成更解腻的大红袍,还找到旁边的咖啡店合作提供优惠;一些当地蛋糕店也开始以自家蛋糕专场为卖点组局。杀糕局不仅是一场甜蜜的聚会,更是一种新的社交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作者:杏彩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